登录 | 注册 诗人档案首页
黄莽
黄莽的诗词

三清山

发布时间:2017/1/2 10:41:04      6阅读数: 2101

三清山

2016-08 

开天景物乾坤炁,上有仙人下有龙。

雾绕云缠听涧濑,凰歌凤舞共岩松。

稚川求得长生法,神女修成不老容。

沧海千年今亦在,结缘莫问道行踪。 

 

【注释】

炁:指先天之炁。

三清山: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

稚川:葛洪(公元284~364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在三清山炼丹修道多年,现如今还留有炼丹井等遗址。

神女:指女神峰,在三清山南侧,面玉京峰,高80余米,近观远眺,皆形似女神,披发齐肩,双手托着两棵青翠古松,正襟端坐,凝神沉思。 


【鉴赏】

这首写景诗韵律工稳,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诗人善于抓住三清山典型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去展现三清山的无限风光,并蕴理其间,意味深长。

    首联总起全诗,点明三清山的由来,概述其总体特征。“开天景物乾坤炁”简述三清山的演变历史:三清山的第一次大海浸发生于14亿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时三清山地区的地壳运动正处于“地槽”沉降阶段,海水浸没达4亿年之久,沉积数千米厚的双桥山群的复理式海相碎屑岩,并夹杂有海底火山喷发物。在“晋宁运动”后,才结束了地槽式沉降历史,地壳开始逐渐回返上升,出水为陆,三清山地区进入相对稳定的“地台”阶段。到了震旦纪末期,发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没达1.6亿年之久,一直延续到奥陶纪末期。此后,又通过新生代的变化,才造就了现今的奇特的花岗岩景观和独特的生态系统。所以说,三清山确为“开天之景物”,历史悠久,蕴含着乾坤之气,是大自然的造化,可谓鬼斧神工。这般的开天景物,自然“上有仙人下有龙”,不愧是一座仙山。看那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仙气袅袅萦绕在山巅,宛若仙境;出海为陆的三清山,自然有神龙潜伏于山底吧!此句为下文的铺展提供了暗示。

颔联抓住三清山上的云雾、涧水、“凤凰”、岩松等物象描摹三清山的自然风光,虚实结合,给人遐想。“雾绕云缠听涧濑”描绘了一幅缥缈朦胧的画面,“绕”“缠”“听”等动词虽不见奇,却很贴切地写出了云雾缭绕山峰的景象。我们可以想见到这样一幅有趣的图景:仙雾袅袅,绕着三清山,云儿宛如一条条玉带,缠着山腰,可这三清山的注意力似乎不在于此,却在侧耳倾听着山涧的泠泠之声,真可谓是高山流水吟奏一曲仙乐,悠游自在,在这出尘的山中萦回......这一曲仙乐引来了“凰歌凤舞共岩松。”不是么?只有凤凰这种神鸟,才能领会仙乐的美妙,且伴着岩松,一起歌舞。此句极富想象张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拟人手法的运用使三清山的画面一下生动起来了——云雾绕山,山听涧濑,百鸟齐鸣,松涛阵阵,摇曳多姿。“凤凰”“岩松”这些不老的意象进一步说明三清山不愧为仙山,回应首联。

颈联用典,说明三清山的人文内涵,点明这座道教名山的历史渊源及山峰意趣。“稚川求得长生法”直接写三清山的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葛洪字稚川。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鼓吹“人能成仙”,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尤其是那口丹井,历时一千余载,依然终年不涸,其水汪洌味甘,被后人称之为“仙井”。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稚川为求得长生之法,给三清山染上了更为浓厚的道教文化,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缩影——求得道者即成仙。作者在对句选取了女神峰进行生动的诠释:神女修成不老容。诗人巧借形似女神的女神峰双手托松,凝神沉思的不老姿态,说明神女就是这样炼成的!以点带面,从而形象地说明了三清山的仙山内涵,充满趣味。此联亦庄亦谐,既含典,又形象。

    尾联照应开头,收束全篇,寓理深刻。“沧海千年今亦在”回应首句“开天景物乾坤炁”,说明三清山经过历史的沉淀与浸润,逾越沧海千年,依然昂首于此地,练就不老之容,俯瞰着历史的继续演变。三清山犹在,道教依然不老,他是中国文化的精粹。若是有缘于三清山,自然有缘于道教文化,就不必问道教之行踪了!道,何来何去并不重要,因为道在心中,是永远不会老去的!“结缘莫问道行踪。”寓理丰富,耐人寻味,确为得道之句。诗人行道,造访三清山,是道教有缘之人,寻得不老之教义,这应该是诗人神游三清山的目的吧!

全诗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用语自然,状景细致,用典贴切,是一首理趣相融、耐人寻味的作品。有缘莫问道行踪,三清山上的云雾、涧水、岩松和一座座独具妙趣的山峰会一一告诉你......

12条评论诗友评论

全部评论